[有排卵不孕]排卵障碍之不孕莫长期促排卵

来源:女性养生 发布时间:2019-02-03 点击:

【www.bdwfs.com--女性养生】

排卵障碍之不孕莫长期促排卵

    排卵是每个成熟女性的必要步骤,只有排卵,卵子才有可能和精子结合,这样才能孕育生命。有人说没有做过母亲的女人不算一个完整的女人,可见孕育生命对每个女性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是如果女性患了排卵障碍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针对排卵障碍做个详细的问答。希望帮助女性朋友们认识排卵障碍。

    不孕不育近1/3排卵异常

    排卵是女性有生育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月经是否正常可以判断排卵是否正常。龙晓林说,临床上有一部分患者是因为月经不调来就医的。还有一部分患者本身就是看不孕不育,一检查,月经不规则,排卵异常。

    林小结婚半年没怀孕而来就诊。她每次月经稀稀拉拉,下腹还有点痛。医生问诊后得知,林小姐去年初做了一次药物流产,因为没有流干净,半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清宫。随后月经就不准了,不是提前就是延后,而且也只有一点点。

    “月经很大程度上能反映排卵的状况。”“如果月经规则,90%以上排卵正常。如果月经不规则,大多数是排卵紊乱。”在所有排卵异常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月经稀发或闭经,这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异常所致。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排卵障碍之不孕莫长期促排卵

    排卵障碍是怎么回事

    排卵障碍就是指卵泡不能发育成熟或者成熟后不能自行排出。健康女性青春期后,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生殖激素分泌就会出现周期性的波动,与之相应卵巢的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等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月经的来潮及卵巢出现规律周期性排卵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下丘脑、垂体、卵巢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均可导致排卵功能障碍,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发育不良、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等。

    治疗因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

    治疗因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患者应遵循以下几点治疗原则首先,确诊病因后应及时看医生,切忌讳疾忌医。最好遵医嘱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是其它器官病变引起的并发症,还是卵巢本身的病变,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其次,应注意全身的调节,保证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排卵障碍属于内分泌疾病的一种,所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疾病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排卵障碍之不孕莫长期促排卵

    第三,坚持正规系统的治疗,直到建立3次以上有序的月经周期,切忌中途停药。有些患者经过治疗一段时间后,月经刚开始规则了,就不愿意再治疗了,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病情又反复。这样给医生的再次治疗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经济和心理的不适。

    第四点,积极配合治疗,坚持每天监测基础体温,定期复查内分泌激素或盆腔b超。有些病人嫌麻烦,不配合检查,不但医生对治疗的效果了解不清楚,还可能耽误了治疗的时机。特别是不孕患者,还可能错过了受孕的好时机。第五点,如果因下丘脑、垂体或卵巢功能轻度失调导致排卵功能障碍者,可采用促排卵药,诱发卵巢排卵。

    促排卵药物不可长期使用

    月经稀发、闭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排卵,因此,促排卵就成了治疗排卵异常的主要方法。龙晓林说,西医多数是采用促排卵药物或促性腺激素来诱发卵巢“加班加点”多排卵,而这种方法取得的排卵效果也不错。

    据统计,服用了促排卵药物如克罗米芬,80%的不孕患者会排卵,但因为有些卵子不成熟或达不到受孕要求,成功怀孕的概率只有30%-40%。而服用促性腺激素促排卵率80%-90%,其受孕率达50-60%。但龙晓林说,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导致卵巢过度刺激,容易患上卵巢囊肿,甚至可能引起卵巢肿瘤,尤其是促性腺激素,这种药物的适应征很难掌握,其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严重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痛、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排卵障碍之不孕莫长期促排卵

    因此,专家提醒不孕症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促排卵药物,并且最好是服用一个周期,停用一个周期,让卵巢有时间恢复,否则连续刺激卵巢,容易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资讯左栏b2_500*200,修改于2014-5-14*/varcpro_id="。u154872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本文来源:http://www.bdwfs.com/yangshengbaojian/50126/

上一篇:[怎么诊断抑郁]怎么诊断是否患卵巢囊肿
下一篇:[中年女用什么护肤品好]中年妇女腰围突增不一定是发福需警惕卵巢囊肿侵袭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百搭养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百搭养生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